时间:2016年3月22日6时11分22秒作者:望月
上篇日志《智商不是核心竞争力》其中提到一点:能力积累是一个收取复利的过程。这点我再解释一下。
复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利滚利,是一个几何级数增长的现象。做投资的人都知道,每年增长5% 的话,有个14、15年,财富就能够翻倍。也许是因为复利的现象往往要积年累月才能够看到效果,所以人们往往对复利没有一个很好的感觉,低估的它的效果。或者人们没有耐心等待复利的效果发挥出来。
亚马逊创始人 Jeff Bezos 又一次跟股神巴菲特吃饭。Bezos 问巴菲特,“你的那套 value investing 的理论没什么神秘的,为什么别人不抄袭你的做法?”巴菲特回答道,“没有人愿意慢慢的变得富有(nobody wants to get rich slowly)”。这话给Bezos留下极深印象。
巴菲特说的是投资。通过复利的威力赚钱,是个缓慢,但是威力无边的做法。能力积累上这也管用么?
硅谷投资人 Paul Graham 曾经怎么说过有关知识的积累。他举例是历史知识的学习:刚开始学习历史的时候,学生感觉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,各种零散的史实,比如你读到1066年Normans (诺曼底人)攻陷英格兰。但这对你来说就是一个孤立的知识点而已,谈不上形成什么系统的认识。但是随着你阅读越来越多,你会逐渐了解到更多相关知识,并且在脑中组织起来。比如你又学到,诺曼底人在差不多同时也攻陷了意大利南部。于是你好奇在1066年左右的时候,到底诺曼底这个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。等到你又读到一本书中说,诺曼底这个地方的民族与周边的名族不同。诺曼底人的祖先是10世纪初移民过来的维金人。等等。等你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知识,他们就会贯穿起来,成为结构和系统。
知识的威力不在于各个孤立的知识点本身,而在于他们之间的关系,和他们组合而成的结构。这虽然不是数学意义上复利的关系,但是与复利类似的一点是:这种增长都不是线性的。每当你多学到一个知识的时候,你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份知识本身的价值,而是你以前所有的知识和经历都因此而更加有价值。这样每天一点点的进步,假以时日将蔚为可观。
学英语也是类似。也许你每天只能背20个单词。在刚开始的时候,这20个单词看似没什么大用,你几乎不能够用它们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。但是,等到你已经掌握了5000个单词的词汇量,你新增的这20个单词,能够让你说出数以千记的新句子,因为这20个单词能够跟你已掌握的词汇排列组合,发挥作用。这就是非线性增长的威力。你要达成你想达成的目标,就要利用这种威力。
本文收编于峰哥《美国高校申请系列》
欢迎点击微信右上角选择 “发给朋友” 或 “分享到朋友圈”
峰哥微信号: libarts
人生也是一个复利的过程,学习不断的增长复利, |
connecting the dots?
人们都说每天背20个,但难点在于我们会忘记,我觉得起码用这个比喻来说明复利并不恰当:为了巩固我们的已有的单词量,我们将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重复,这远不是背新单词的劳动量所能比拟的。
我觉得背单词和锻炼身体其实差不多:付出多少回报多少,不付出没回报。因为要想牢记单词,就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。而且通常的经验是,一天时间不能牢记20个单词,而应该将这20个单词在较长的时间里(起码一个星期里)每天都进行背诵,再最好在一些文章中能看到并适用。
峰哥,是蔚为可观
谢谢
谢谢峰哥!
nobody wants to get rich slowly
很有道理,如果只背单词第二天很容易遗忘,但如果每天做两篇托福阅读一边背托福单词效果简直是神奇。
学习也是一个复利的过程,感谢!
好极了
确实是